首页>篇章详情

冲突与整合:走向中国特色差异性和谐共识论

作者:
王志红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大小:
885.03 KB
报告字数:
33202字
所属图书:
差异性社会共识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国际交往中,不断转换发展理念,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革命共识转向改革共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共识走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互利双赢的和谐共识,理解、沟通、对话和在差异中寻求共识,日益成为人们的交往原则。
关键词:

中国特色差异性和谐共识论

作者简介:

王志红:女,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1995年获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政治伦理学。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哲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撰写著作9部。荣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社科类优秀论文二等奖和参编著作一等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转换与交往共识的价值原则
  •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潮中的人本化情结
  • 当代中国马克思实践人学的交往共识价值原则
  • “有限积极的不伤害”交往共识原则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第二节 革命与创新 中国现代性视野下改革发展观的转换
  • 以民族独立为主题的“追赶发展观”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渐进改革观”
  •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和平崛起观”
第三节 东西方文化传统下和谐价值的差异性共识
  • 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社会和谐诉求
  • 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人伦型和谐”与“知识型和谐”
  • “开放融合型和谐”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