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世纪30年代哲学大众化运动兴起,特别是艾思奇《大众哲学》出版以来,大众哲学和哲学大众化便一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大众哲学”的概念不仅因这本脍炙人口的大众哲学著作而广为传播,而且已经超越了一本书名的有限含义,逐渐演化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本土化的一种话语体系、理论形态和研究范式。长期以来,人们在关注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他在哲学大众化方面的努力时,较多地集中在哲学的通俗性上,而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即大众哲学的思想内容和蕴含的研究范式。
郝立新:“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