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纳入法治轨道

作者:
李成刚 张英洪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6939字
所属图书:
赋权富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的城镇化被认为是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推进城镇化,不仅事关中国人的福祉,而且事关人类文明进程。6月9日,本报智库观点刊发了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张英洪研究员的《法治城镇化的思考与建议》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依法改革的概念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如何把握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如何将新型城镇化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法治城镇化?中国经济时报圆桌论坛约请了首倡法治城镇化概念的张英洪研究员、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向春玲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郑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尹少成,共同围绕法治城镇化这个话题开展讨论,希望以此进一步推动法治城镇化理念和理论的讨论与发展。

关键词:

中国城镇化法治

作者简介:

李成刚:

张英洪: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农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法学博士。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综合处处长,兼任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农村经济》执行主编,长期致力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著有农民权利研究系列作品《给农民以宪法关怀》《农民权利论》《农民、公民权与国家》《认真对待农民权利》,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研究系列作品《新市民——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北京市新型城市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研究》《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北京市法治城市化研究》,农民财产权利研究系列作品《北京市城市化中农民财产权利研究》《赋权富民》《善治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文章目录
·正确把握法治城镇化的理念
·非法治城镇化的表象
·推进法治城镇化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将城镇化纳入法治轨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