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视域下农村改革探析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大小:
723.97 KB
报告字数:
2490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改革的唯物史观逻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业作为生产力发展较低的行业,它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标志。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以来,农村改革走出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然而我国改革道路的探索始于农村,改革改到今天,农村改革也是我们改革现状的现实反映。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使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在农村的体现越来越明显,如何实现这些先进技术在农村的社会化应用是农村改革的关键。当然,改革不仅仅是推动技术的应用,关键是在应用的同时推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以进一步实现技术应用的有效推进。因此,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透视农村改革的逻辑,反思农村改革经历的曲折,能够为未来农村改革道路的探索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的紧迫性
  • 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要求推进农村改革
  • 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二节 农村改革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逻辑
  • 手工工具时代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机械化时代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三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视域下国外农村改革的实践
  • 手工业生产力时代的农村发展与改革
  • 农业机械化时代资本主义农村改革
  • 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资本主义农村发展
第四节 主导生产要素转变与中国农村改革
  •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路径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及生产力逻辑
  • 农业机械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适应
  • 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中国农村改革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