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的发展教育减贫

作者:
檀学文 曾俊霞
出版日期:
2021年4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71 MB
报告字数:
11425字
所属图书:
中国减贫成就、经验和国际合作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发展教育减贫在中国由来已久,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自教育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教育扶贫政策和行动体系趋于完善,贫困地区教育供给明显增加、教育质量显著改善,农村贫困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经济收入增加,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教育扶贫实现了扩大教育规模、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减缓阶段性经济贫困的减贫效果。中国发展教育减贫实践所包含的中国经验,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益贫性、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协同性、多阶段的攻坚性、涵盖教育过程的全面性等方面。面向未来,教育发展需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帮助低收入人口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支持。

关键词:

乡村教育精准扶贫教育减贫

作者简介:

檀学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曾俊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章目录
中国发展教育减贫总体历程
  • (一)基础教育发展阶段
  • (二)专项教育扶贫阶段
  • (三)教育精准扶贫阶段
中国教育减贫取得的成就
  • (一)教育扶贫政策和行动体系趋于完善
  • (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水平实现提升和跨越
  • (三)农村学生健康改善,受教育年限整体增加
  • (四)教育资助全覆盖,消除因贫失学现象
  • (五)乡村教师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
  • (六)农村贫困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
  • (七)教育扶贫带来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和贫困地区发展
中国发展教育减贫的经验
  • (一)实行具有强烈益贫性的基础教育发展战略
  • (二)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教育减贫
  • (三)针对教育落后开展多阶段的教育扶贫攻坚
  • (四)逐步实现教育扶贫政策对教育过程的全覆盖
教育减贫展望
  • (一)进一步为农村地区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
  • (二)帮助低收入人口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 (三)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