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互联网主权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作者:
余丽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4896字
所属图书: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1~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互联网主权的表现形式为网络信息主权,它有别于传统国家主权形式,其最大区别在于作用的客体是以虚拟的信息形式出现的。互联网具有扩展和侵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主权内涵的不可分割的双向作用:一是互联网为传统国家主权的行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的平台,丰富和扩展了传统国家主权的内涵;二是互联网以其开放性特质挑战和侵蚀着传统国家主权的形态,削弱了国家对互联网信息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国家具有监管与规范互联网信息是否符合国家利益的权力。以科技为先导发展本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是维护互联网主权的根本所在。制定中国的互联网战略迫在眉睫。

关键词:

中国国家安全互联网主权

作者简介:

余丽:

文章目录
·互联网主权 一种新的国家主权形式
互联网赋予国家主权以新内涵
  • 1.互联网赋予国家政治主权新内涵
  • 2.互联网赋予国家经济主权新内涵
  • 3.互联网赋予国家文化主权新内涵
  • 4.互联网赋予国家信息主权新内涵
互联网对国家主权的侵蚀
  • 1.在政治领域,某些行为体可以利用互联网把对国家政权形成威胁或潜在威胁的言论或网络作品以影视、广告、游戏等方式在线传播,从而影响网络受众者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 2.在经济领域,由于虚拟经济的发展,传统国界不再是控制金融以及产品交易的有效界限,构成经济核心因素的金融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国家间较为自由地流动,由此导致传统意义上国家对产业的控制权和主导权被削弱
  • 3.国家主权在文化领域的式微也很明显
  • 4.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国家信息主权
维护我国互联网主权的建议
  • 1.实现互联网技术自主,是维护我国互联网主权的根基
  • 2.积极参与互联网规则的制定
  • 3.进一步掌控并主导互联网的话语权与信息权,大力宣传国家的政治思想与政治主张
  • 4.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保障我国互联网文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