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论述

作者:
胡剑锋 程样国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大小:
711.93 KB
报告字数:
3831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教育观来源于人的本质理论,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人的质的规定性,即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和统一;二是指量的规定性,即人的全面发展既要考虑社会条件和个人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又要注重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尊重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突出表现为自觉性和目的性,它的核心就是创新。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胡剑锋:江西科技学院教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博士,南昌大学博士后,教授,硕导。江西省教育管理专家库专家、江西高教学会理事、江西省社联第八届理事、江西省青联常委、江西省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荣获“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程样国:江西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主任,第九届国家督学。曾先后担任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江西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理事、江西省法学会副会长、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6项,出版作品2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5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10多项。

文章目录
·马克思主义全面教育观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
  • 1.2.1 创新及其重要性
  • 1.2.2 创新的可能性
马克思教育本质论的实践形态
  • 1.3.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1.3.2 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 1.3.3 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