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国际价值实体的决定

作者:
宋树理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980.17 KB
报告字数:
12146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劳动二重性推导国际价值实体的基本性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指出,“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1]166 “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2]278“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的劳动来发展”。[2]294不难理解,国际价值实体是价值实体的一般表现形式,即为更加社会化的一般抽象人类劳动。进一步讲,马克思也指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3]553-554也就是“在最后三册中,我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论述,而前三册专门阐述基本经济原理”。[3]534换言之,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则,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世界市场,都是“通行”的。所以,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修正并不影响国际价值实体的劳动本质及其基本的存在条件。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

作者简介:

宋树理: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受国家公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做访问学者。曾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第四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现任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常务理事,浙江省《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多项。在《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报》《海派经济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入选《世界经济年鉴》国际政治经济学最佳中文论文2篇、英译中论文2篇;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参编教材《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相关成果曾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1项,浙江省商务厅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价值规律的“变”与“不变”
  • 价值规律的“变”
  • 价值规律的“不变”
第二节 价值实体的基本性质
  • 国别价值实体的基本性质
  • 国际价值实体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价值实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 国别价值实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 国际价值实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