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香港的贫困救助

作者:
刘敏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814.27 KB
报告字数:
24275字
所属图书:
丰裕社会的贫困及其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首先回顾香港贫困救助的历史发展,其次探讨香港贫困救助的体系、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最后分析香港经验对内地贫困救助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收入分配能力建设综合性贫困救助弱者优先

作者简介:

刘敏:男,1982年7月出生,汉族,社会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0~2009年先后在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就读,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政策与港澳社会。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课题等6项部级及市厅级课题研究,获市厅级以上表彰成果3项,其中1项成果获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在CSSCI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文章目录
·社会救助的概念
香港贫困救助的历史
  • 1.20世纪60年代以前:贫困救助的萌芽期
  • 2.20世纪60~70年代:贫困救助的建立期
  • 3.20世纪80~90年代中叶:贫困救助的修补期
  • 4.1997年回归祖国至2007年:贫困救助的改革期
  • 5.2007年至今:贫困救助的完善期
香港的贫困救助体系
  • 1.综援计划
  • 2.公共福利金计划
  • 3.三个意外赔偿计划
  • 4.有关社会服务
香港贫困救助的特点
  • 1.救助目标:协助受助人“从受助到自强”
  • 2.救助对象:实施目标定位和分类救助
  • 3.救助主体:发挥个人自助、社会互助和政府救助的协同作用
  • 4.救助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提高救助水平
  • 5.救助内容:构建多元化的支持结构
对贫困救助的启示
  • 1.兼顾公平与效率,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 2.夯实“最后的安全网”,完善综合性全民社会救助制度
  • 3.坚持弱者优先,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 4.突出资产与能力建设,创新发展型社会救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