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刘敏

  • 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简介:

    男,1982年7月出生,汉族,社会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0~2009年先后在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就读,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政策与港澳社会。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课题等6项部级及市厅级课题研究,获市厅级以上表彰成果3项,其中1项成果获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在CSSCI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图书
  • 文章
  • 丰裕社会的贫困及其治理
    刘敏2019年07月出版
    伴随丰裕社会的来临,中国内地的绝对性、发展性贫困问题得到有效克服,相对性、结构性贫困问题却逐渐凸显,对于前者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于后者我们理论研究和政策应用的经验尚不多。与传统社会的贫困相比,丰裕社会的贫困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致贫原因更加复杂、扶贫难度更大。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在形式上以相对性贫困为主,在分布上体现为集中性贫困,在性质上属于结构性贫困,在扶贫策略上侧重存量式扶贫。本书以香港为例深入探究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模式,希冀为廓清和解决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 丰裕社会的贫困及其治理研究概述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首先解释丰裕社会的概念,提出新时期精准扶贫的重要课题;其次以香港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
  • 香港贫困问题的历史演变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结合三次经济转型,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香港贫困问题的演化,并揭示香港不断恶化的贫富悬殊偏离“倒U曲线”的现象及其政策含义。
  • 香港贫困问题的现实图景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从贫困的主要形式、量度标准、分布特征、人口规模、根本原因五个方面,考察香港贫困问题的现状、性质、特点及成因,力求廓清香港贫困的基本面貌及其现实图景。
  • 香港贫困人口分布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分别分析香港社会比较突出的老人贫困、儿童及青少年贫困、失业贫困、在职低收入贫困、单亲家庭贫困等问题,力求廓清香港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
  • 香港的贫困救助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首先回顾香港贫困救助的历史发展,其次探讨香港贫困救助的体系、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最后分析香港经验对内地贫困救助的启示意义。
  • 香港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在评述社会福利模式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度普惠论”,认为香港福利制度已超越了最初剩余福利模式的设计,成为一种不同于西方福利国家、具有香港特色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并从福利目标、福利对象、福利主体、福利水平和福利内容等方面分析香港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构成及特色,探讨香港福利经验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 香港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机制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考察香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分析香港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机制及其对内地缩减贫富差距的启示意义。
  • 香港NPO参与贫困治理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以香港为例,分析NPO的发展及其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探讨香港NPO参与贫困治理的经验对内地扶贫的启示意义。
  • 结论与启示:丰裕社会的贫困与治理
    2019年07月 出版
    本章从表现形式、分布特点、社会成因、政策范式四个方面总结丰裕社会贫困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香港扶贫的经验及教训对于内地治理丰裕社会贫困问题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