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智能时代下对儒家道德伦理思想的再考察

作者:
吴立群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972.62 KB
报告字数:
9528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研究(2018年第2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人工智能正以其颠覆性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由此必然引发对“机器是否具有主体身份及可否拥有主体身份”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现实、注重人性是儒学的特点。儒家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认为世界万物是一体的。人与世界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主客关系,而是作为一个统一体共同参与宇宙的大化流行。儒学在对人性的讨论中逐渐形成有其自身特色的道德伦理系统,儒家道德伦理研究包括思想史的维度、伦理学的维度,以及结构解读之维度。在智能时代,道德建设问题更具重要性与必要性。道德建设的现代化转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儒家把人的内心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治国”“平天下”融为一体,使道德建设与社会理想和人生意义紧密相连。在“道”“礼”“仁”等范畴的丰富内涵中,道德建设的超越性与现实性得以实现。儒家伦理的这一思维方式或许可为智能时代的道德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道德建设智能时代儒家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

吴立群:吴立群,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

文章目录
·儒家道德伦理思想的相关研究概述
·“仁”:主体的道德自觉
·儒家道德伦理思想在智能时代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