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基础理论
作者:
李崇圆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
报告页数:
61页
报告大小:
1.04 MB
报告字数:
50202字
所属图书:
立德树人:全方位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1.38-98
李崇圆
摘要:
德与才一直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既是两个范畴,又是评判人综合素质的准则,同时,德与才还是相互发展的前提和相互依存的条件。德与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二者天然地融合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过程之中。立德树人包括立德与树人两个方面,是教育事业永恒的育人主题。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标,将立德穿插在树人的教育过程中,德业并进,才能实现使教育对象既具有道德理想又具备非凡才华的终极育人目标,这也是成就立德树人教育的完整过程。立德作为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既先为人而后处世,对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导师要在立德树人教育中把握育德教育与知识传承的关系,即处理好立德与立才的关系。立德树人犹如栽树,树根不摇才能枝叶繁茂。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主体的研究生导师自身应对立德树人有清醒的认识,协调好立德与树人的关系,树立以德为先、以才为本、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从而对新时代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道德建设
研究生导师
专业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
李崇圆: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讲师,北京联合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领域相关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关工作,主持过多个校级课题。
相关报告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证调研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现状分析
构建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机制
为什么我不是宗教徒——论宗教的社会功能的有效性
青少年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沧州市“童心明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中国德性伦理传统的哲学支柱、普遍精神及其可能贡献
智能时代下对儒家道德伦理思想的再考察
新中国70年道德建设回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奠定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的历史演进及含义
研究生导师“德”的内涵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
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
第三节 研究生导师立德与树人的本质关系
德与才的辩证关系
立德与树人的关系
研究生导师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