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研究

作者:
赫曦滢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786.38 KB
报告字数:
7666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城市批判与当代价值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城市是充分表达人类创造力和创新理念的载体,既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存在,也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城市时代”,发展城市就是发展世界,世界的命运由城市的命运主宰。关注城市发展,就是关注国家命运,关注国家兴衰。因此,必须重视对城市问题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中轻视“人的发展”,过分重视“物的积累”,久而久之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忽略了“人”的关键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更好地处理城市与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人”应当被提到战略高度加以考量。目前,中国尚无一部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方面的研究专著,相关论述分散在不同的书籍中。从国外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吸收养分,使其“为我所用”,既是发展中国特色城市理论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研究城市哲学,研讨城市转型模式的重要基础。本文试图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参与这方面研究的兴趣。

关键词:

城市化马克思主义大卫·哈维

作者简介:

赫曦滢:博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研究。参编10余部教材和书籍,主持和参与各级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包括《社会科学战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科学社会主义》等国内知名期刊,文章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期刊全文转载。

文章目录
·寻求空间的逻辑与城市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条主线对城市本质的遮蔽
·城市研究的统一与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