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大卫·哈维的城市社会批判理论

作者:
赫曦滢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大小:
911.55 KB
报告字数:
34876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城市批判与当代价值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除了从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城市进行批判,哈维还对城市与空间的社会属性进行了反思,在空间辩证法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突破了城市形而上学的局限。他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批判了城市和城市社会,进而主张一种时空结合的城市社会批判理论。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种族隔离、贫民窟和棚户区等社会现象进行剖析,阐释了城市权利不平等现象的普遍性,进而通过主张城市正义与空间正义,勾画了未来城市世界的发展图景。

关键词:

城市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卫·哈维

作者简介:

赫曦滢:博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研究。参编10余部教材和书籍,主持和参与各级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包括《社会科学战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科学社会主义》等国内知名期刊,文章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期刊全文转载。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城市与空间的社会属性
  • 城市的概念与属性
  • 空间的社会关系与归属
  • 新城市主义
第二节 城市权利不平等与城市贫困
  • 城市权利不平等
  • 少数民族聚居区与种族隔离
  • 贫民窟与棚户区
第三节 社会正义和空间正义
  • 正义与非正义地理的产生
  • 空间正义的理论化
  • 社会正义的内涵
第四节 后现代的城市文化
  • 城市文化变迁的根源
  • 后现代主义城市文化的特点
  • 城市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动力
第六节 思考与启示
  • 城市社会结构的辩证分析
  • 城市社会极化与空间隔离
  • 城市社会转型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