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17年广州农村发展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

作者:
郭艳华 江彩霞 邱志军 朱名宏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大小:
1.72 MB
报告字数:
27497字
所属图书:
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7年,广州农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得到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深入,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进一步强化。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农”工作队伍尚未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薄弱,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城乡均衡发展深度融合不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亟待提升。2018年,广州农村发展形势是: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将基本形成,高质量将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追求,农村综合改革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将迎来新的机遇期,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将重点推进,农村民生服务将全面改善。对策措施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发展农村新动能,构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关键词:

改革开放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广州农村发展

作者简介:

郭艳华:女,1964年生,辽宁朝阳市人。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农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专业研究方向和领域为“三农”问题、生态文明。获得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州市“五一”巾帼奖(个人)、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州市直机关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被聘任为第五届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第四届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出版学术著作6本,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0多篇,先后主持完成广东省、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广东省、广州市软科学课题,广州市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以及广东省、广州市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研究课题50多项,共有12项成果获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江彩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城市经济管理、城市发展、农村经济、城乡融合发展问题。主要学术成果:《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内外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经验及发展思路》等。

邱志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农村经济、乡村经济、旅游经济。

朱名宏:男,1960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为第一、第二届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专家,第一、第二届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见长。2010年被南宁市人民政府聘为特岗专家,2011年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聘任为客座研究员。先后在《世界经济文汇》《上海经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广州建设华南汽车产业基地研究》等6部,主编《广州农村发展报告》等蓝皮书10多部。近年主持“加快建立广州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30多项。其中,“人才激变: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获国家人事部第四次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三等奖;研究课题“广州市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分别获广东省、广州市社科规划二等奖;“推进广州绿色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创新研究”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文章目录
2017年广州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效
  •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体系
  •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 (四)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 (五)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巩固深入
  • (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七)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
  • (八)推进农村社会建设
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短板
  • (一)“三农”工作队伍尚未建立健全
  •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薄弱
  • (三)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 (四)城乡均衡发展深度融合不够
  •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 (六)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短板
2018年农村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 (一)发展形势分析
  • (二)发展指标预测
对策措施
  • (一)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 (二)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 (三)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四)加快培育发展农村新动能
  • (五)构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 (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八)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