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现实道路的主线——从资本运动的逻辑到人类解放的逻辑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03页
报告大小:
1.01 MB
报告字数:
95252字
所属图书:
《资本论》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其中在谈到“第二大发现”时,恩格斯说:“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正是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背后的逻辑框架,从而一眼望穿了历史的深处,使资本主义社会“一览无余”。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的寻求,一方面正是通过对以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分配和完成等为主要内容的资本逻辑运动的揭示,来进一步探索和确证资本逻辑自我否定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据;另一方面,解放的现实道路又不仅仅在于叙述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更在于揭示出物与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超越资本对劳动力的奴役,“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并“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第一个方面构成了资本运动的内涵逻辑,第二个方面构成了人类解放运动的内涵逻辑,而二者的否定性统一关系则表征着由《资本论》所开启的人类解放现实道路的主线。

关键词:

经济危机阶级斗争资本运动人类解放革命主体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资本运动的逻辑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潜在矛盾
  • (二)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综合过程
  • (三)经济危机的历史必然性: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现实矛盾
  • (四)金融资本、资本拜物教与金融危机
资本运动逻辑与人类解放逻辑的关系
  • (一)“批判的武器”“武器的批判”“助产婆”:马克思关于二者关系的经典比喻
  • (二)阶级斗争的物质基础和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政治形式:关于二者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 (三)人类解放逻辑是资本运动逻辑的内在超越:关于二者关系的结论
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与人类解放的逻辑
  • (一)《资本论》中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斗争的历史现实性
  • (二)《资本论》中无产阶级范畴及其斗争学说的建构性
  • (三)范畴(学说)的“建构性”与“革命主体的重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