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黎洁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简介:

    管理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高级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陕西省三秦学者“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农村扶贫与发展、农户生计与环境保护、旅游经济学等。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发改委西部司、教育部、国家统计局等委托项目30多项,合作主持国际合作项目3项。在中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及合著10部。获得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第六届和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第一完成人)、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多项科研奖励。

  • 图书
  • 文章
  • 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黎洁2021年06月出版
    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形式,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依托农业观光、品尝、采摘、垂钓、乡村休闲、娱乐、农耕文化、民俗等的乡村旅游是国内旅游市场热点。依据农村扶贫与发展理论、旅游经济与旅游管理学、农业经济、农村参与式发展理论、农户生计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公共政策分析等多学科理论,本书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三个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旅游精准扶贫、农户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对家庭生计的影响和减贫效应、乡村旅游经营体系与组织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旅游发展、农户土地利用等,探索了发展旅游与农户生计、脱贫增收之间的关系、农村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旅游农户土地利用等。首先,本书从理论上论证了旅游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关系与内涵、旅游减贫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了农村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运行机制及其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制度边界与益贫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旅游的村级统一经营,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地流转、土地征收、利用宅基地“三权分置”发展民宿经济等农户土地利用问题。其次,本书根据2015~2019年间在陕西省南部山区、山东省东平县等地开展的旅游扶贫与农户生计调查,课题组前后收集了1000多份农户调查问卷和大量访谈资料、村问卷、合作社调查问卷等,研究了西部贫困山区旅游精准扶贫情况和陕西安康市宁陕县七里村的旅游精准扶贫案例;深入分析了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胜利村子午道乡村旅游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经营体系;研究了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中坝村、商洛市商南县太子坪村、汉中市留坝县堰坎村等地的乡村旅游合作社,以及陕西和山东等地乡村旅游村,如陕西礼泉县袁家村、城固县小北村、山东泰安市东平县南堂子村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增加农民旅游收入的途径等。再次,本书利用课题组收集的一手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了多层分析模型、双重选择模型、处理效应模型、内生转换模型、倾向值匹配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活动、家庭收入和多维贫困、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实证分析了乡村旅游征地是否提高了失地农户福祉等。最后,本书在如何完善旅游扶贫治理、提高农民参与旅游的组织化程度和集体行动能力、农村社区为基础的旅游经营体系和组织形式创新,如何通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及其有效实现形式来发展乡村旅游和促进乡村旅游的村级统一经营,完善乡村旅游中的农户土地利用方式,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陕西省旅游扶贫脱贫模式与对策研究
    2019年01月 出版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脱贫成为国家产业扶贫开发战略的有效形式之一,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在整合农村资源、解决后续产业支撑、农民脱贫增收等方面有诸多优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有“搬迁迁出地+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景区与安置社区“两区同建”的产业模式、基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扶持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安置社区+农旅结合”的产业模式。但乡村旅游在带动脱贫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搬迁地区土地流转困难、旧宅腾退缓慢,发展休闲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较差;搬迁后续产业链延伸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不明显,提质增效面临瓶颈、发展停滞;搬迁地区农村“三变”改革推进难,难以为乡村旅游助力。因此,为更好发挥易地扶贫搬迁地区乡村旅游的扶贫带动作用,本文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扶持多种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以及深化“三变”改革,增强其在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带动效应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地区乡村振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年03月 出版
    易地搬迁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究易地扶贫搬迁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路径与问题对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战略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特点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总结、归纳出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和以“农旅融合”为代表的产业融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要素聚集、政策支持等诸多有利条件,但仍面临耕地限制、资金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迟缓、资源环境约束大、市场开发不足等问题。因此,需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资金筹措与管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旅游市场开发等方面提出建议。
  • 2020年陕西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的过渡型特征与发展进路
    2021年01月 出版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旨在通过搬迁安置的方式,实现搬迁移民的脱贫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搬迁安置社区是与搬迁移民息息相关的生活载体,完善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对于推动搬迁移民在迁入区稳定发展,实现就地就近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搬迁安置社区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模式及居民身份等方面呈现“亦城亦乡”的过渡型特征,并由此引发了基层参与不足、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多元主体关系不协调、搬迁移民市民化困境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搬迁安置社区的管理转型和良性发展。基于对陕西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持续跟踪调查及研究,结合搬迁安置社区的过渡型特征,本文从强化基层参与、提升人员素质、理顺主体关系、推动配套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破解当前安置社区的治理难题,构建开放、参与、协作的社区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