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卿菁

  • 机构: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 简介:

    女,湖北武汉人,博士,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大学县域治理研究院县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副研究员、湖北大学文明城市发展研究院调研中心主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访问学者(2012~2013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评价与指数发布。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等各级课题十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曾获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二等奖。

  • 图书
  • 文章
  •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蔡利平贺艳菊 主编助理 ;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 编 ; 徐弢 黄妍 执行主编 ; 陶文佳 卿菁 李家莲 副主编 ; 江畅 徐瑾 主编 2021年09月出版
    文化的重要性,正如《易经》所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成教化是实现文治昌明的必经之途。2020年对我国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是我国抗击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一年。总的来说,在这一年里,我国不仅在经济上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而且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成就辉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成效显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文化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扶贫成效显著;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党建和文化宣传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等。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待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有待进一步深化;新媒体版权尚未取得有效的法律保护,版权纠纷仍然存在;红色文化基地建设存在开发不足、流于形式等问题;地方特色文化遗址保护力度不够,对民间艺人的关注度仍有待提升;基层公共文化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为了解2019~2020年中国文化发展状况,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调查中心”)在2020年8~12月进行了“中国文化发展现状(2020)”问卷调查。此外,本书还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形成了专题研究报告《开发微观调查数据,探索中国文化发展新趋势》,对历年《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研创工作中微观调查数据开发、建库、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为例,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新动态、公共文化建设满意度评价的新变化,并对微观数据所反映的文化建设满意度、获得感、认知认同做了动态分析。总体而言,本书立足于现实,通过对文化事业、文化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传播和影响力等各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2020年我国文化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体现出的新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客观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党和政府在文化建设领域的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20)
    2021年09月 出版
    文化发展能够体现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本报告构建了由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5个一级指标和38个二级指标共同组成的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2020年全国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直观分析与科学评价。本报告认为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发展状况,深刻了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不仅能够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能够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推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19)
    2020年11月 出版
    本报告构建了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5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19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厘清各省区市的文化优势与文化短板,为我国地方文化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16)
    2017年05月 出版
    文化发展指数旨在准确衡量地区文化发展的水平,为掌握地区乃至全国文化发展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本报告以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五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进而分解出43个二级指标,并根据由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2016年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及以上各省区市的指数排名,以期对各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做出准确评价。
  •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21~2022)
    2023年05月 出版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引领国家和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发展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本报告构建了以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文化消费5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为内容的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数化形式对近两年的全国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直观分析与评价,以深入分析、评价中国文化发展状况,揭示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与参照体系。
  •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18)
    2019年07月 出版
    本报告构建了由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5个一级指标以及4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对全国31个省份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2018年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及以上各省份的指数排名,并分析了各个地区文化发展差异,对各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做出准确评价,力图为推动我国地区文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提高文化发展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15~2016)
    2018年05月 出版
    文化发展指数能够准确衡量各地区文化发展状况和水平,为制定相应的公共文化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本报告构建了由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5个一级指标以及4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对全国31个省份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2017年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及以上各省份的指数排名,并分析了各个地区文化发展差异,以期对各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做出准确评价,推动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15)
    2016年06月 出版
    围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重要战略目标,本报告构建了中国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化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布了2015年中国文化发展指数,以期准确衡量当前文化发展状况,为相关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依据,为推进中国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2013年中国文化发展报告
    2015年04月 出版
    在2012年度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在2013年乃至2014年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发展不仅包含了对中国主流文化理论的研究和理论宣传的深入和提升,还包含了中国文化产品生产的增长和水平的提高;同时,在中国主流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和中国文化产品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文化在国内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更加重要的影响。当然,无论在中国主流文化的建设方面,还是在中国文化产品的生产方面,乃至中国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方面,还有有待弥补的不足,这要求我们在未来的中国文化发展中采用新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