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6年09月
出版
本文主要试图分析和阐明前期维特根斯坦逻辑图像论的主要内容,尤其着重剖析和阐明了图像的本质和表现关系,指出图像是实在的模型背后所隐含的语义内涵,并且分别辨析了图像的摹绘关系、摹绘形式和逻辑形式等图像论的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揭示了图像如何具有意义的逻辑依据。
-
2017年06月
出版
前期维特根斯坦对于意义和意谓概念非常关注,该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对于把握其语言哲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围绕学界对于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中该对概念的翻译问题出发,分析和比较弗雷格与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这对概念的理解之间的差异,并同时勾勒出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这对概念理解的思想变化过程,分析清楚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命题具有意义,只有名字具有意谓的原因,最后阐明和揭示前期维特根斯坦意义图像论中的命题如何具有意义的逻辑和语义根据。
-
2018年01月
出版
通过质疑语言和规则之间存在强力联系的假定,该文认为我们从维特根斯坦关于遵守规则的讨论中并不能得出标准的解读观点,即认为私人语言是不可能的。该文从区分语言和规则以及私人规则和公共规则之间的不同角度,为私人语言和私自遵守规则行为的存在作了辩护。该文指出,我们并不是通过遵守规则而理解语言,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202节中说个体间的公共的规则不可能私自地遵守或许是对的,但是如果存在私人规则的话,那么这些规则当然可以被人们私自地遵守。我们的推理过程和实际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私人规则。该文得出结论认为,私人规则的遵守不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不同于公共规则的遵守而已。维特根斯坦需要在一种特殊的限定的公共意义上来使用“规则”。
-
2021年09月
出版
2020年中国文化发展宏观环境持续改善,文化政策布局更加优化合理,党和政府对文化的引导作用继续加强。2020年中国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突出表现为:居民文化消费差异化、多元化和阶梯化显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成就辉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成效显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文化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扶贫成效明显;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大,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党建和文化宣传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待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版权尚未取得有效的法律保护,版权纠纷仍然存在;红色文化基地建设还存在开发不足、形式主义等问题;地方特色文化遗址保护力度不够,对民间艺人的关注度仍有待提升;基层公共文化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新媒体版权治理环境,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和红色文化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
2017年05月
出版
2015~2016年,中国文化发展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文化体制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更为规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文艺创作成果更加丰富和繁荣,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增强。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群众文化活动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对策。
-
2018年05月
出版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文化领域的投入正逐渐加大,更加重视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互联网+文化”成为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形式,文化建设和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社会氛围、塑造国家形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员缺乏,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不均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观,网络文化产品监管还不到位,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上的创新力度不够,文化生产的精品不多,文化交流活动“走出去”不够,等等。2018年和“十三五”时期,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切实改变文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加强和规范网络文化监管,营造干净、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空间;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内容,着力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努力扩大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
2016年06月
出版
2014~2015年,中国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体现在文化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建设稳步推进;文化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包括体制改革、文化产品的生产以及对外影响和对外传播等,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
2019年07月
出版
近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优化,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文化投入不断向基层倾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艺术创作精彩纷呈,文化市场得到有效规范和治理,文化传播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不容乐观,民众对于公共文化建设与创新评价不满意,我国村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保障,网络游戏没有发挥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不够等。今后,中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引导民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多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性的内容;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宏观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方式;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农村文化惠民政策并切实贯彻实行,切实满足村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要加大对网络游戏市场治理和整顿的力度,规范和维护网络游戏市场的合法秩序;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和创新,运用创新的媒体形式,加大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将传统优秀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
2016年06月
出版
2014~2015年,中国文化生产发展总体稳定,各项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增加值持续增长,占GDP比重逐年上升,文化生产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增加。但不可否认,中国目前文化生产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在人员素质以及文化精品打造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报告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2015年04月
出版
在2012年度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在2013年乃至2014年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发展不仅包含了对中国主流文化理论的研究和理论宣传的深入和提升,还包含了中国文化产品生产的增长和水平的提高;同时,在中国主流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和中国文化产品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文化在国内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更加重要的影响。当然,无论在中国主流文化的建设方面,还是在中国文化产品的生产方面,乃至中国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方面,还有有待弥补的不足,这要求我们在未来的中国文化发展中采用新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