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徐瑾

  • 机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 简介:

    1976~ ),男,湖北蕲春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化发展报告》主编。

  • 图书
  • 文章
  •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蔡利平贺艳菊 主编助理 ;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 编 ; 徐弢 黄妍 执行主编 ; 陶文佳 卿菁 李家莲 副主编 ; 江畅 徐瑾 主编 2021年09月出版
    文化的重要性,正如《易经》所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成教化是实现文治昌明的必经之途。2020年对我国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是我国抗击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一年。总的来说,在这一年里,我国不仅在经济上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而且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成就辉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成效显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文化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扶贫成效显著;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党建和文化宣传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等。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待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有待进一步深化;新媒体版权尚未取得有效的法律保护,版权纠纷仍然存在;红色文化基地建设存在开发不足、流于形式等问题;地方特色文化遗址保护力度不够,对民间艺人的关注度仍有待提升;基层公共文化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为了解2019~2020年中国文化发展状况,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调查中心”)在2020年8~12月进行了“中国文化发展现状(2020)”问卷调查。此外,本书还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形成了专题研究报告《开发微观调查数据,探索中国文化发展新趋势》,对历年《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研创工作中微观调查数据开发、建库、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为例,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新动态、公共文化建设满意度评价的新变化,并对微观数据所反映的文化建设满意度、获得感、认知认同做了动态分析。总体而言,本书立足于现实,通过对文化事业、文化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传播和影响力等各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2020年我国文化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体现出的新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客观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党和政府在文化建设领域的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8上半年卷)
    〔美〕G.JohnM.Abbarno(阿尔巴诺)〔美〕ThomasMagnell(麦格勒尔)戴茂堂 江畅 主编 ; 徐瑾 执行主编 2018年10月出版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屮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屮心、国际价值研究学会共同编辑,以价值论和伦理学前沿问题为研究旨趣,刊载价值论和伦理学原理以及中西伦理思想史、现代生活的价值或伦理反思方面的文章。集刊注重发表理论伦理学方面的文章,以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发表中西价值论与伦理学思想史方面的文章,以强化刊物的学术根基;注重发表应用伦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义章,以回答当代人类和当代中国现实问题。2018上半年卷针对传统价值与伦理、西方价值与伦理等问题展开讨论,既对中国哲学与中国伦理文化所推崇的“中和”理念的源流和内涵等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究文质论与义利之辨,也深入探讨了维特根斯坦与人类学的关系、文艺复兴与现代西方法治精神的形成等西方价值与伦理,以期获得对我国社会建设的有益借鉴。本刊作为国际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既有严肃的深度学理探讨,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研究。
  • 文艺复兴与现代西方法治精神的形成
    2018年10月 出版
    现代西方法治精神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提倡以理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科学反对神学,奠定了现代西方法治精神的理性根基;文艺复兴提倡的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等价值观决定了现代西方法治精神的价值取向,为法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文艺复兴彻底打破了神权诫命的统治,树立了现代西方社会的法律笃信思想。文艺复兴对于现代西方法治精神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时至如今,对于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2022)
    2023年05月 出版
    近两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突出成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取得了较快发展。具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及其相关服务、群众文化发展与“四馆”建设、教育文化和生态文明以及“非遗”保护等文化相关工作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得到了进一步贯彻。文化建设和发展工作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对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文化发展的理想蓝图而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文化的社会治理效能;要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并将其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要继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扩大其覆盖面;要不断挖掘和发展传统文化优势,加大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要推动科技赋能文化,加快文化空间建设;要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完善和强化网络监管,增强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意识;要以文化浸润乡风,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 2013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报告
    2015年04月 出版
    就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而言,呈现一些比较明显的趋势。一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上升;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从单一到多样化;三是企业管理者日益重视文化建设;四是企业管理者更加强调企业文化的创新品质及其应用,力求以此推动企业的改革创新。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的方面包括:一是企业文化普遍缺乏个性和特色,存在千篇一律的倾向,没有自己独特的特质;二是企业管理者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相差很大,在不同企业间有的非常重视,有的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其必要性;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有表层化现象,很多企业缺乏长远规划,目光比较短浅;四是员工参与文化创建的程度普遍较低,积极性有待提高;五是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认识不清,普遍存在功利化趋向,人文关怀不够。这些都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