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佘双好

  • 机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

    (1964~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3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称号。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道德与社会性发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论文《心理健康教育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著作《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分获第五届、第六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主要成员)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 图书
  • 文章
  •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规律
    2018年12月 出版
    2017年是教育部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提高教学效果,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浅层次的、一般性的要求;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则更具有内在性的、深层次、专业性的要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提出的量的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的加压,是其提升内在的品质的要求。而能够上升到内在要求、内在品质的东西,就是规律性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改善教学现状,它不是教学内容的充实、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和环境的改善等所能够解决的,只有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才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本部分就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规律性问题,做一个初步探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研究报告》研究综述
    2018年10月 出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线,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内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途径、载体和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系统总结党的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统一的历史经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途径、载体和方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路
    2018年12月 出版
    质量问题是课程教学永恒的主题,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领域,人们形成明确的质量意识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实施以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质量提升问题逐渐受到重视。2017年是教育部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年,在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中的重要任务摆在质量提升工程的首位。另外,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教学质量评价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既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也是新时代课程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然而,如何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却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说清楚的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一门单一课程,而是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的评价存在着差异性;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教师个体课堂教学的问题,而且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等社会因素,存在着课堂外的干扰因素;第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不仅包括及时评价,而且还涉及课程教学在大学生一生发展中的作用的长期评价;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显性评价,而且还存在着十分复杂的隐性评价问题;第五,从评价主体来看,不同的评价主体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存在着明显差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可重复性也增加了评价的难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需要进行理论构建、现状评估,找准质量评价的着力点。
  •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历史和理论背景
    2018年10月 出版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提供了开阔的思想理论和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穿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条主线,积极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路径,形成一些十分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途径、载体和方法,这些都构成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理论背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研究方案
    2018年10月 出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途径、载体和方法研究课题是一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形式相结合的特别的研究,只有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途径、载体和方法运用现状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途径、载体和方法的策略,研制实施普及计划的方案。为此,本文采取量化与质性相结合、以量为主的混合研究设计,量化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质性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主,对各社会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途径、载体和方法运用状况,以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课题组还开展了实验研究,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读物一套十二本,并且赴一些城市社区、街道、企业和农村开展“理论热点面对面”等活动,特别是围绕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试点研究。本文主要就调查问卷设计情况做说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研究总体报告
    2018年10月 出版
    本文总体上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研究情况,从总体上看,各社会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知晓度并不高;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认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途径、载体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中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差异;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受到社会思潮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有助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情况与人们对现实政治看法和社会心理体验存在密切关系,对现实政治的看法正确有助于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度。调查结果从总体上验证课题假设,但也与课题假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在大学生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
    2018年10月 出版
    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时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展开,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晓情况和认同情况,直接影响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实践和践行,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发展走向。为此,本文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专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建议对策
    2018年10月 出版
    本文从总体上对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途径、载体和方法提出建议对策。
  •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
    2020年11月 出版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共和国同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创建与形成时期(1949~1966)、全面展开时期(1978~1992)、规范性建设时期(1992~2004)、整体推进时期(2005~2018)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形态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课程设置来看,历经多次课程内容体系大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经历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到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再到整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演变;从课程形式来看,实现了从单一课程形态向多类课程并存、从单一层面课程体系向覆盖各类各层次课程体系、从单一围绕课程教学的建设要求向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齐头并进的要求、从服务于政治需要的工具性组织机构向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组织机构等的变迁。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长卷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既存在历史时代主题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变迁、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演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路的激荡,也承受着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社会环境的挑战、教育行政部门的意志、学生的诉求和教师的心声等各种力量的角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史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生活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风风雨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让我们一起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程,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历史经验教训,感受其中创新发展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