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王冰

  • 机构: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
  • 简介:教授,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总编辑,《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主编,“中国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组长,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健康中国50人论坛特约研究员,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和美乡村科学研究院院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价标准》评审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村镇建设智库美丽宜居县城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
  • 图书
  • 文章
  •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4~2025)
    孙倩 周文娟 汤放华 王冰 主编 ; 张文弢 谢疆 汤勇 任国平 副主编 2025年04月出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中,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是广大乡村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创新传承和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增强乡村的软实力和竞争力,还能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汇聚乡村,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本书从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这一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2024~2025年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主要进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趋势,并深入探讨其实现路径与策略。同时还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传承方面入手,阐述如何更好地发挥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引领和驱动作用。乡村文化建设篇详细阐述了以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将文化融入村庄规划、激活红色文化资源、以城乡文化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展示了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路径与丰富实践。第一,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不仅能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能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本书从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及产业链整合三个维度入手,深入探讨这一模式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第二,将文化元素融入村庄规划之中,不仅能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和居住品质,还赋予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本书基于传统村庄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确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及文化振兴在村庄规划制定中的引导作用,提出目标、人、物、问题、项目“五个清单”的新村庄规划路径,有力提升了村庄规划的实效性。第三,在激活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本书强调进一步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宣传机制,赋能乡村振兴凝心聚魂;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路径,赋能乡村振兴经济引擎;创新红色文化培育传承方式方法,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第四,在以城乡文化融合驱动乡村振兴方面,本书提出通过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乡村文化传承篇聚焦传统文化的重塑、乡风文明的涵养、多元共治的推进及生态文化的弘扬,强调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的创新发展,更要守护好乡村的文化根脉,坚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重,并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全方位激发乡村振兴发展动能。第一,针对传统文化重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传承困境、经济支撑不足、社会认同缺失、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社会认同度与参与度、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乡村基础文化设施与公共服务、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第二,在涵养乡风文明的过程中,存在党建引领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移风易俗任务艰巨、人居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强以及特色传统文化有待开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平台建设、狠抓道德建设、坚持移风易俗、弘扬传统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对策建议。第三,在推进多元共治的过程中,针对基层治理面临诸多风险、农村“三治”短板突出、治理机制不同程度缺失、乡村治理干部结构不合理、文化传承与保护压力大等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以农民为主体的治理体系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打造城乡融合体、加强文化振兴对乡村多元共治的推动作用、健全“三治融合”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加强乡村治理改革试点和经验借鉴等对策建议。第四,在弘扬生态文化保障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风险加剧、农村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仍未扭转、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提出要以系统的治理观指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政治建设、以绿色的发展观指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济建设、以和谐的文化观指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以普惠的民生观指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社会建设等对策建议,确保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此外,本书还选取了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三个典型案例,分别展示践行六个“以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文旅深度融合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模式,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 2020~2021年中国乡村组织振兴报告
    2022年03月 出版
    随着乡村振兴实践的不断推进,经过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乡村组织建设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一系列专门法律法规构成促进农业发展的完整体系。但目前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工作责任不够落实、组织机制不够顺畅、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各级党政干部指导乡村振兴的理论政策水平,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 2020~2021年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报告
    2022年03月 出版
    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总体趋势向好,表现在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城乡融合发展依然存在困难和问题,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努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多重功能,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城乡融合更好更快发展。
  • 2017~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大事记
    2022年03月 出版
    本文主要梳理了2017~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大事记,主要包括乡村振兴相关的会议报告、政策文件等内容。
  • 山东省乡村振兴大事摘编
    2022年03月 出版
    本文主要梳理了2018~2021年山东省乡村振兴大事记,主要包括乡村振兴相关的会议报告、政策文件等内容。
  • 浙江省乡村振兴大事摘编
    2022年03月 出版
    本文主要梳理了2018~2021年浙江省乡村振兴大事记,主要包括“千万工程”、《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中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
  • 湖南、新疆、海南乡村振兴大事摘编
    2022年03月 出版
    本文主要梳理了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2021年的采取的乡村振兴的事记。2021年,湖南省发起湖南省乡村振兴发展项目,该项目旨在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盈利率、振兴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活力,重点之一是助力发展农村生计;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共同举办“中国新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国际视频交流会,会议播放了新疆脱贫攻坚专题片,全景式展示新疆脱贫攻坚各方面举措和成就;海南省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规划。
  • 以城乡文化融合驱动乡村振兴
    2025年04月 出版
    本报告深入分析为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方针,重新构建城乡关系,通过城乡文化融合促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全面提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文化融合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其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以城乡文化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存在文化要素流动受限、以民为本理念贯彻不到位、文创产业创新力度不足、文化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等一系列风险与现实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资政、以文强供、以文化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