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1年09月
出版
尽管目前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已逐渐接受批判性思维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但由于我国尚处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初步探索阶段,批判性思维概念内含的多层次性和背景的多元性以及批判性思维培养实践的丰富性对于我们更大范围、更深入和更有效地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而言,不啻为一项巨大的挑战。若能在厘清相关理论学说的基础上,以工科通识教育为例,建构一种适合中国大学现实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并论证其有效性,对今后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及相关研究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2021年09月
出版
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学者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对批判性思维有多样解读,对以“批判性思维”为题的教育实践亦数不胜数。在此情况下,为尽可能全面把握批判性思维内含,奠定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基础,本章将对相关研究进展、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方式以及我国学界的批判性思维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总体来看,批判性思维体现了西方理性传统,因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被提出。本文第一节简要回顾20世纪以来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历程。第二节着重梳理和分析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讨论在多样性背景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三节集中探讨近年来我国有关批判性思维研究与教学的状况。
-
2021年09月
出版
课程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高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场域。既往的实践包括开设专门的批判性思维类课程、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整合到其他通识课程或学科课程等非专门课程中。然而,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还需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第一节阐述了ITCT的缘由及其框架。第二节对批判性思维的多层次内含进行解析和讨论,以此构成ITCT的概念内核。第三节基于学习理论的一般观点,检视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主要特征,结合概念内核分析构建了ITCT的理论层模型,包括其理论基础和基本结构。第四节在前文的基础上,通过借鉴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聚焦大学课程,提出了ITCT模式的设计原型,即原型层的模型。
-
2021年09月
出版
《整合式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探索》一书提出了整合式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和设计原型。本模式面向大学通识课程或学科课程,以模块化设计思路作为课程整合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解决方案。具体地说,本模式的设计原型围绕批判性思维的多元内含,结合课程目标与大纲进程,综合运用对话、探究和情境化等方法,通过创设指向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活动,营造出既可以激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又可以与既有课程框架相整合的课程学习环境。基于这一理论框架与设计原型,本文将结合案例课的实际情境,阐述ITCT的具体设计(即“应用层”模型)和实施情况。《整合式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探索》选取T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生文化素质基础读写课“大学精神之源流”为案例,在ITCT设计原型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情境进行具体设计,分筹备、两阶段迭代和收尾等环节开展。该课程的选课学生大部分为工科生,课程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为组织形式,除了主讲教师大班课集体面授外,还将选课学生分为14个讨论小班,分别由2位教师和12位研究生助教负责教学。笔者参与了该学期的课程整体设计,负责协调其中6个小班的具体课程设计与教学支持。相对应地,本书将笔者负责的6个小班命名为A组,在学习活动层面参考ITCT进行直接干预,亦可称为干预组。另外6个助教小班组成B组,教师小班组成C组,可视为对照组。本文第一节概述研究实施安排和模型应用的具体设计;第二节介绍第一阶段各小班的教学情况;第三节介绍第二阶段的迭代调整和教学情况,对ITCT模式干预课程的具体运用进行说明。
-
2021年09月
出版
分析整合式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效果,本研究搜集了相关的定量数据和质性数据。在课程初期和课程结束后组织了2次面向全体选课学生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和认识信念量表,同时收集了学生课程写作作业的得分。笔者还与选课学生和助教进行了访谈,实地观察了部分小班的课程。综合分析显示,《正合适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探索》一书提出的整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总体有效,但受到课程中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教学者的教学经验与能力、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状况的觉察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第一节将简要介绍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介绍期初、期中和期末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整个过程中笔者对课程进展的观察与反思,第四节结合访谈等资料,对ITCT模式干预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
2021年09月
出版
ITCT模式是为了回应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现实需求而提出的。如前所述,由于当前大规模开设批判性思维专门课程并不可行,又受到多种客观条件支撑不足的限制,因此将批判性思维有效地整合进非专门课程,特别是通识课程的教学中是现实所需。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批判性思维培养应贯穿于大学育人的全过程,不是某一/几门课程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不管是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还是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系列课)。将批判性思维整合到学生培养计划中的体系化思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但这也意味着批判性思维教育要落实在各个具体而细微的教育环节上,微观层面的具体实践是搭建宏观体系不可忽视的基础。本研究提出的ITCT模式聚焦的正是其中的课程与教学,并进一步以更加微观的学习活动作为实践的最终落脚点。虽然ITCT模式主要面向一般的通识课程,但这样的定位在整合更专业的学科课程中也非常便利,还可以为学科课程中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整合设计提供参考。在专业课程中应用ITCT模式,是未来研究中一个有价值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