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1年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保护模式与修复绩效评估

作者:
张晟 雷波 刘建辉 黄河清 杨春华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1.98 MB
报告字数:
24971字
所属图书:
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三峡水库消落带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抓手。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实地调查的“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手段,调查评估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状况,梳理不同类型的保护与修复模式,并对典型生态修复技术绩效进行评估,提出差异化保护、制定分区分型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等三峡水库消落带保护与治理对策。

关键词:

三峡水库消落带保护与恢复模式

作者简介:

张晟: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库生态系统结构及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水-陆交错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及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研发的针对高落差水位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在三峡库区推广应用,为三峡水库消落带实施分型、分区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技支撑。主持编制《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区域性重大生态保护规划,为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撑。主持或主研国家和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次。

雷波: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环境生态学相关研究。主持或主研各级、各类课题或项目40余项,近年来主要从事重庆市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网络建设、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获得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授权专利10余项,发表文章40余篇。

刘建辉: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研究。

黄河清: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

杨春华: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RS与GIS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文章目录
三峡水库消落带基本特征
  • (一)三峡水库消落带分布
  • (二)三峡水库消落带典型特征
  • (三)三峡水库消落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综合评估
  • (一)消落带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综合评估方法及其结果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保护模式
  • (一)主要模式概况
  • (二)三峡水库消落带各功能区保护模式
  • (三)三峡水库消落带部分生态修复项目
三峡水库消落带典型生态修复技术示范绩效评估
  • (一)评估方法与评估区选择
  • (二)典型生态修复示范区生态效益评估
  • (三)典型生态修复示范区经济效益分析
  • (四)典型生态修复示范区社会效益分析
  • (五)典型生态修复示范区绩效综合评估
三峡水库消落带保护与治理对策
  • (一)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 (二)多方协作,整体统筹
  • (三)因地制宜,差异化整治
  • (四)跟踪观测,建立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