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吕书红

  • 机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 简介: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长期从事健康教育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价,传播材料制作以及培训等相关业务工作。兼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乡村助理医师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人才交流中心人才评价组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专家、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市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学校卫生》编委等。近年来主持学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相关工作,主编《学校健康促进实践案例精选》《小学生健康教育读本》《初中生健康教育手册》等。

  • 图书
  • 文章
  • 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2022)
    吕书红 张树辉 王俊秀 副主编 ; 周华珍 主编 2022年12月出版
    本书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学龄儿童健康行为”模型,研究了日常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网络以及国家政策、教育信息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的深度链接是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最重要的保护性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支持、积极的学校经历、友好的同侪关系、近邻社区资本支持、网络支持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保护性因素,也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危险行为的有利因素。本书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为专家学者提供研究参考,为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了解青少年健康现状提供信息,同时为青少年发声提供平台。
  • 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报告
    2022年12月 出版
    本报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学龄儿童健康行为”研究模型,结合我国国情增加和删减了一些调查问卷题目,研发了《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调查问卷》,从青少年日常生活的环境分析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网络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分析教育信息和社会政策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积极的同伴关系和学校经历、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表现为进餐规律、营养良好、睡眠质量较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状况正常、幸福感较高等。相反,则会导致部分青少年选择一些危险行为,如沉迷网络、吸烟、饮酒、赌博、暴力、伤害等,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本报告认为,青少年生活方式不仅受家庭氛围、学校环境、同伴关系、社区资本的影响,而且受网络媒体、社会政策、教育信息以及个体社会特征的影响。
  • 抗逆力理论视角下青少年成瘾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年12月 出版
    本研究对国内的在校大、中、小学生的成瘾性行为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网络调查问卷数据,以21300名国内在校大、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等青少年的成瘾性行为现状,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青少年各维度成瘾性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口统计因素层面,男生的吸烟、饮酒、吸毒、赌博、网瘾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1.7%、23.7%、3.2%、12.7%、34.5%,女生的吸烟、饮酒、吸毒、赌博、网瘾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1%、12.4%、1.2%、6.2%、32.2%,男生的各项成瘾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生,青少年的成瘾性行为大体上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严重。在家庭影响因素层面,家庭结构、家庭富裕程度、家庭的情感支持等对青少年的成瘾性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个人影响因素层面,体育锻炼是吸烟、吸毒行为的影响因素,疫情防控期间是否可以保护自己是吸烟、饮酒、吸毒行为的影响因素,疫情防控期间是否可以保护家人是赌博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青少年的成瘾性行为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均对青少年的成瘾性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