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俄国农业的演变历程,深入探讨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国家调节粮食市场的可能性和手段,以及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过渡等若干问题。本书对于丰富我国的俄国史和苏联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从学术价值看,粮食市场及其调节始终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具有普遍性。同时,战争和革命时期俄国调节粮食市场的政策又富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正常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受到冲击、市场秩序混乱的背景下,俄国保障粮食供给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就理论价值而言,本书着眼于从经济角度剖析非常时期国家调节军队和居民粮食供给的手段,涉及市场调节方式、价格形成过程、供求关系等重要经济理论。
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实践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儒商实践理念研究
尼·德·康德拉季耶夫(Н. Д. Kондратьев) 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周期理论创始人,被尊称为“长波理论之父”。1915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1920~1928年担任苏联财政人民委员部行情研究所所长、苏联农业人民委员部农业经济与政策管理局局长、国家计划委员会成员等职务。著有《世界农业》、《国际粮食市场与俄国粮食出口前景》和《战争期间和战后的世界经济及其行情》等。
张广翔 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建平 历史学博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资深翻译,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