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的是康德的宗教哲学,旨在从“伦理神学”和“道德宗教”两个维度分析康德道德地建构宗教的思想逻辑,阐释存在于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信仰在何种意义上“可能”,又在何种意义上“可行”,并在绝对视域中检视康德宗教哲学的现代性效应,理性地诠证自由与至善、神圣、仁慈与正义、善与恶、道德救赎与上帝恩典、良知与信仰、法治与法权等价值理念,在与康德的对话中,发现将康德的宗教信仰发展为一种公共宗教的可能路径,从希望角度揭示人类的未来、历史及其自由生存的意义。
康德文化哲学(第2版)
文化发展论丛(2014):中国卷
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研究
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
山东临沂人。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哈贝马斯与批判理论、康德哲学、诠释学与中西比较哲学、西方宗教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独立完成《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控制与反抗: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启蒙、批判诠释与宗教伦理》等著作,合作完成《宗教与哲学:西方视域中的互动关系研究》《批判的意义: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西方哲学范畴理论》等著作,译有《犹太教的本质》《证据与信仰:1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与宗教》《超越启蒙时代:社会理论家的生平与思想》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