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加快了“数字政务服务”的创新进程,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创新成为中国政务服务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政府通过多渠道服务平台向公众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政民互动,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为了满足公众对各政务渠道所提供服务的温度、深度与精准度的新期待,检验和提升各级政府的数字服务能力发展水平,进而建立一套科学、客观、量化及导向清晰的政府数字服务能力指数体系,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树立标杆,引导数字政务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项目团队以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政务短视频五个服务渠道为切入点,引入合适的大模型科学设定权重,构建了政府数字服务能力指数体系。
在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项目团队通过全样本测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大模型辅助分析的方式展示了中国73322874省级、直辖市和地级市政府数字服务能力的水平,应用综合指数、“双微”指数、“新媒体”指数等复合数据反映了我国政府数字服务渠道的整合情况。进而总结获得了数字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的最佳实践与案例:“北京市人民政府”——服务完备的政府网站、“北京发布”——发展成熟的政务微博、“上海发布”——全方位服务的政务微信、“随申办市民云”——使用便捷的政务App、“北京发布”——彰显特色的政务短视频等,并分别进行细致介绍和深入剖析。
本报告从能力管理与用户体验的视角测评政府数字服务水平,各项指数数据表明,中国政府数字服务在服务渠道、应用场景和使用体验上有如下特征:政府数字服务渠道功能日趋分化;政务服务格局发生改变;政府数字服务更加集约丰富;政府数字服务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但各渠道政府数字服务还存在省市政府协同能力不足、智能化服务发展不足、创新性和地方特色不足等问题,未来应从技术、人员、数据、制度等方面改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