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主流文化的社会认同度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得到空前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我国的文化建设进一步获得全面快速发展。中国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继续优化,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文化投入不断向基层倾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学艺术创作精彩纷呈,文化市场得到有效规范和治理,文化传播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在获得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不够到位、公众对公共文化建设与创新感到不太满意、农民文化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保障等。为此,今后的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宏观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方式,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农村文化惠民政策并切实贯彻实行,有效保障村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为了给本报告提供第一手数据,本报告研创单位在2018年组织了“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8)”,在2017~2018年组织了“精英人群核心价值认知与认同调查”。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的样本涉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1个市(州)、区、县以及2个师资培训中心,共发放问卷4500份,回收问卷4200份,问卷回收率为93.33%,有效问卷为40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33%。调研和数据处理人员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确保了调研数据的真实可靠与有效性,并建立了数据分析模板,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数据库并形成了基础数据、基本数据分析表、数据合成表等成果。本报告充分利用了这一常规性调查的数据,同时还收入了根据这次调查数据撰写的专题报告《精英群体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报告根据两次调查的数据对精英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认同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精英群体对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中的个人价值准则的认同度最高。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和内涵的统一阐释,树立精英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形象,研究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精英群体文化和价值理念。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4)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2~2023)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8)
男,博士,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哲学专业教指委,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贡献专家津贴,《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丛刊)、《德国哲学》(丛刊)、“道德·价值·文化丛书”主编。
男,博士后,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湖北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博士,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哲学》杂志主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伦理学、价值论。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部兼职教授,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前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传统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化发展报告》、《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文化发展论丛》、“道德·价值·文化丛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