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历史生成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972.71 KB
报告字数:
32821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道德理论与现实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前文回应和批判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误读,辨析了马克思为什么批判道德和正义,梳理了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实践转向。当然,为了更好地厘清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内在理路和思想逻辑,我们还需要追溯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发展进程,梳理其道德理论的重要论述。马克思道德理论是在不断地向现实挑战、向其他错误思想挑战、向自身思想观念的挑战中形成的,是在同工人阶级一起参加斗争的艰苦实践中产生的。本章以马克思哲学思想史为考察视角,尝试从三个阶段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概括和总结。第一阶段: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初发时期(1841~1844年),这一时期可以概括为激进自由主义和革命人本主义的道德理论时期。第二阶段: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形成时期(1845~1848年),这一时期可以概括为马克思道德理论研究范式的变革时期。第三阶段: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成熟时期(1849~1875年),这一时期可以概括为政治经济学深处的道德理论时期。而如果从马克思道德理论内涵的视角进行划分的话,大体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激进自由主义时期、革命人本主义时期和历史唯物主义时期。在这三个时期马克思道德理论的侧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激进自由主义时期,马克思侧重谈论的道德维度是自由;革命人本主义时期,马克思侧重谈论的道德维度是自我实现;历史唯物主义时期,马克思侧重谈论的道德维度是共同体。

关键词:

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理论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激进自由主义和革命人本主义的道德理论
  • 激进自由主义道德理论的形成
  • 革命人本主义道德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道德理论的范式变革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式道德理论的创立
  •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道德理论的确立
  • 《哲学的贫困》与《共产党宣言》:历史唯物主义道德理论的深化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深处的道德理论
  • 资本主义的伦理关系批判
  • 对拜物教的批判还原了道德的“真面目”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道德理想及其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