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德国南部重镇纽伦堡,齐柏林广场上到处飘扬着“卍”字旗,最后一次在此进行的纳粹党代会将纳粹的狂热氛围推上了高潮,战争一触即发。纽伦堡,这个拥有“中世纪寰宇大都市”之名的历史名城,不幸沦为名噪一时的纳粹党代会之都。侯贺良、橄榄:《触摸纽伦堡》,《走向世界》2008年第23期。二战期间,纽伦堡遭受了11次报复性的轰炸,而后还进行了激烈的巷战。盟军最终攻占之前,希特勒的秘书马丁·鲍尔曼(Martin Baumann)命令党卫军的“狼人”部队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领导的一支部队,意图在战后继续进行游击战争。进行自杀式的进攻,以解救那些战犯;甚至在纽伦堡的很多地方被炸成废墟之后,部分纳粹狂热分子还在寻找机会去割掉美军落单士兵的脑袋。德军投降后,91%的城市建筑被摧毁,整座城市变成一个没有电力、没有公共用水和交通、没有邮电系统和政府的地域,被美国人称为“欧洲大陆的一座死城”。何勤华等:《纽伦堡审判——对德国法西斯的法律清算》,商务印书馆,2015,第11页。不过,司法大厦竟然幸存了。这处位于纽伦堡城以西约1公里的三层石头建筑原本是巴伐利亚省政府的法院,也就是后来刑事审判庭的所在地——正义宫(Justizpalast),又被称为“600号”。在离审判预定时间不到两个月时,人们在正义宫所能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很多子弹的弹孔、杂乱摆放的箱子和汽油桶、洒满一地的文件纸张。设计师们经过讨论,决定拆除一堵墙壁,还要为8名法官制作一个长条的审判桌。另外,需要一个大房间供检察官及翻译人员使用,还要有一个可供500人旁听的大玻璃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