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历史学界的主流,对于20世纪前期在欧洲普遍出现的排犹运动、纳粹的犹太人集中营和作为种族灭绝手段的“最后解决方案”等现象,多认为犹太人是纳粹临时“随意挑选”的对象团体,是纳粹使其作为在对内宣传上迷惑大众、煽动种族主义情绪,达到自己目的的“替罪羔羊”。战后德国爆发的“历史学家之争”和“戈尔德哈根辩论”对此有详细论述,主要分为左右两派。具体参见范丁梁《复杂语境中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1期。然而阿伦特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反犹主义,应当在整个欧洲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加以理解。欧洲在17—20世纪发生的变化,以及犹太人本身的特殊情况,使反犹意识形态在欧洲主要国家成为可能。犹太人个体才会在反犹意识形态的迫害下,毫无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