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政事与人事:科学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作者:
丁超 DingChao
出版日期:
2016年5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1.7 MB
报告字数:
24724字
所属图书: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6年第1辑[总第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中国史学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解读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学术与政治关系的最佳范本。本文钩沉索隐,梳理出该历史地图编绘事业的来龙去脉,以图彰显学术与政治之复杂关系,从而达到重新认知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历程的目的。毛泽东具有读史偏好与用图习惯,这就为《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提供了原始动因。而这一动因的付诸实施,却经由了复杂的人事安排。学界中人参与重绘和改编“杨图”(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冷热亲疏,既缘于个人学术旨趣之异同,也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有关。当然,离开了社会主义大协作的时代氛围,众多兄弟单位也不可能全力投入这一研究之中。《中国历史地图集》并非纯粹的学术行为,还是与时局密切相关的政治行为。因而,国内政局和国际关系的变动,均对《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产生影响。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理学史

作者简介:

丁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DingChao:

文章目录
·小引
改编重绘“杨图”中的人事
  • (一)毛泽东的读史偏好与用图习惯
  • (二)从吴晗到谭其骧
人事与政事中的“谭图”
  • (一)改绘“杨图”的启动
  • (二)与标点“前四史”结合
  • (三)“抢夺”谭其骧
  • (四)进入《中国历史地图集》时代
  • (五)社会主义大协作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