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重新研究《哲学的贫困》:意旨、思路与结构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年4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859.24 KB
报告字数:
14895字
所属图书: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是马克思研究和批判蒲鲁东所著《贫困的哲学》的一部论战性著作。过去学界无论是对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重要思想背景和资源之一的蒲鲁东思想的理解和评述,还是对这些著作文本细节的解读和思路的比较,都存有较大的偏颇和遗漏。有鉴于此,首先应当在整体把握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和蒲鲁东之间的复杂关系、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等的基础上,逐一对上述两部著作共同涉及的重要议题,诸如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方法、所有权问题、价值理论、分工与机器观、垄断与竞争理论、社会革命观及共产主义学说等,一一进行深入的甄别和讨论;其次再现马克思通过辨析蒲鲁东的“形而上学方法—政治经济学重组—社会主义学说(社会革命理论)”这条思想主线,对自己思想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系统思考和整合的过程;最后,将马克思的上述致思路向置于思想史进程和当代社会实践图景中予以客观的历史定位。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的贫困》蒲鲁东思想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批判对象思想原貌的直接呈现
·马克思与蒲鲁东的关系演变之谜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
《哲学的贫困》研究的一个新结构
  • (一)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方法上的分歧与争论
  • (二)破解所有权的“斯芬克斯之谜”的不同方式
  • (三)价值形式问题上的分野与差异
  • (四)分工和机器、竞争和垄断之间内在关联的不同理解
  • (五)共产主义及社会革命的不同审视
  • (六)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