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印精准扶贫模式与绩效比较

作者:
张建英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1.55 MB
报告字数:
2087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精准扶贫经验的理论阐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中国精准扶贫的绩效研究是基于中国与印度的对比而展开的。以中国和印度70年的人类发展水平为切入点的主要原因有:其一,人类发展指数综合考虑了居民生活水平、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这些指标本身就可以对贫富状况进行评价;其二,中印人类发展指数的变化规律与中印扶贫绩效的差异的潜在逻辑具有紧密联系。基于中印人类发展70年的进展可知,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中国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更早地考虑了居民的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升的问题,这反过来为经济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本。中国和印度在扶贫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如此,研究表明不是经济发展越快,支持贫困人口的资金越充足,扶贫成效就越明显。减贫工作就是要致力于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从而使其创造财富的能力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匹配,并且针对致贫原因结合当地客观条件制定和实施特色扶贫支持计划。
关键词:

人口素质扶贫模式人类发展指数绩效比较

作者简介:

张建英:经济学博士,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等。

文章目录
中印70年人类发展水平的比较
  • (一)人类发展指数的测算
  • (二)中印70年人类发展水平的分析
  • (三)中印70年人类发展的差距及原因
中印的贫困人口现状
  • (一)中印两国的基本国情
  • (二)中印两国的贫困现状
中印的扶贫理念与减贫努力
  • (一)中印两国政府的扶贫理念
  • (二)中印两国扶贫的基本特征
  • (三)中印两国的主要扶贫举措
  • (四)中印两国减贫所取得的成绩
中国精准扶贫的绩效分析
  • (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 (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三)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 (四)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