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巴精准扶贫模式与绩效比较
作者:
王树森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78 MB
报告字数:
1259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精准扶贫经验的理论阐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8.53-71
李钢
秦宇
摘要:
与中国扶贫现状相反,巴西近几年来由于经济衰退,基尼系数和贫困人口占比均有所上升。本文从经济增长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角度,对比了中国和巴西的宏观经济增长现状和人类发展指数,发现:1994年之后,中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巴西经济增速较低且持续动荡;中国和巴西的人类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除教育指数外,中国的收入指数和预期寿命指数均显著高于巴西。同时,通过梳理巴西1960年至今的扶贫政策及其绩效发现:巴西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但由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动荡、政策可持续性差等,贫困根源并没有消除,贫困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扶贫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
绩效比较
作者简介:
王树森: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收入分配。
相关报告
中印精准扶贫模式与绩效比较
全球治理转型:包容、普惠、高效的全球治理
厉以宁:生态文明建设与开放式扶贫融合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坚持改革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科技扶贫:农业科技110体系精准扶贫实态与模式
多重机制协同减贫治理模式:理论基础、实践样态与逻辑机理
产业扶贫:2020年陕西政策、模式、成效与优化
河南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及实践价值
兰考县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启示
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简述
文章目录
中国和巴西社会经济现状
(一)中国和巴西的宏观经济现状
(二)中国和巴西的社会发展现状
·
巴西的贫困现状
巴西的扶贫政策及成就
(一)经济调整计划和新工资政策:1961~1985年
(二)雷亚尔计划:1994~2002年
(三)卢拉政府时期的扶贫政策:2003~2010年
(四)罗塞夫政府时期:2011~2014年
·
中国精准扶贫经验总结——与巴西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