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施泰因的社会概念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大小:
992.65 KB
报告字数:
50459字
所属图书:
青年马克思与施泰因:社会概念的比较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第二章,我们讨论了19世纪初以蒂堡、萨维尼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意志思想家对于市民社会或市民关系明确的或潜藏的看法。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从属于国家;在萨维尼那里,市民关系从属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共同意识。对市民社会或市民关系的讨论虽然已经出现,但是这两个概念仍然是从属性的概念。在第三章,我们讨论了19世纪初青年施泰因和青年马克思在面对现实物质生活、面对贫困、面对缺乏私人所有权的个体悲惨的生存境遇、面对劳动和享受的分离时,发现萨维尼推崇的承载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的实证法并不关注这样的问题,发现黑格尔在市民社会这个外部国家中设定的包括同业公会在内的各个环节都没有能够实现对这些一无所有的贫困的个体的教化,作为自由的最高实现形态的国家也被追逐特殊利益的所有者玩弄于股掌。市民社会的诸环节和理性国家实际上都不能解决像贫困这样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马克思施泰因社会概念国家问题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文明理念与社会:1842年《今日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社会与社会学
  • 文明理念与无产阶级的产生
  •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分野
第二节 资本与劳动:1850年《法国社会运动史》
  • 单个人的困境与人的共同体
  • 国家的概念和原理
  • 社会的概念和原理
  • 不自由的概念和演变
  • 自由的原理
  • 政治运动:政治改革和政治革命
  • 社会运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
·第三节 施泰因社会概念的演进及其思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