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存在的象征”到“存在的超脱”:政治美学的前景——评张盾教授的《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

作者:
袁立国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1.12 MB
报告字数:
6931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张盾教授在其著作中从“存在的象征”概念出发,批判近代以来的文艺美学及其审美自律性观念,主张把美学的立足点从艺术品转向政治,以柏拉图哲学为座架创构马克思的“政治美学”。这项工作不仅开创了美学研究的新方向,也拓展了政治哲学研究的理论空间,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创造力。其中的理论难题在于,政治美学以柏拉图的二元论为前提,导致它成为一种远离尘世的“观念政治”,它虽然满足了理论彻底性的要求,但或将限制理论自身的敞开性。对此,本文认为政治美学的前景在于重新勘定美学的存在论基础,坚持从唯物论出发,完成从“存在的象征”到“存在的超脱”的转变,以彻底实现美在尘世的直接生产,让政治美学“道成肉身”。

关键词:

政治哲学马克思哲学文艺美学政治美学张盾

作者简介:

袁立国:袁立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文章目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