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盾教授在其著作中从“存在的象征”概念出发,批判近代以来的文艺美学及其审美自律性观念,主张把美学的立足点从艺术品转向政治,以柏拉图哲学为座架创构马克思的“政治美学”。这项工作不仅开创了美学研究的新方向,也拓展了政治哲学研究的理论空间,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创造力。其中的理论难题在于,政治美学以柏拉图的二元论为前提,导致它成为一种远离尘世的“观念政治”,它虽然满足了理论彻底性的要求,但或将限制理论自身的敞开性。对此,本文认为政治美学的前景在于重新勘定美学的存在论基础,坚持从唯物论出发,完成从“存在的象征”到“存在的超脱”的转变,以彻底实现美在尘世的直接生产,让政治美学“道成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