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城市国际化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分析报告*(2018)——以深圳的新发展为例

作者:
何梦笔 李竞爽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44 MB
报告字数:
12057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以“城中村”为背景,分析了当代深圳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形态。作者通过本文展示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是如何继续塑造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并探索了传统仪式在创建商业关系网(如姓氏协会)中的作用。本文认为对这些结构的正确认识是促进深圳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环:以香港为例,传统与现代机制以及社会结构的有机融合是香港达到全球化城市经济与文化创造力水平的必要条件。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文化治理股份合作制仪式延伸的宗族关系深圳身份

作者简介:

何梦笔:德国埃尔福特大学马克斯·韦伯文化与社会高级研究中心教授。

李竞爽:艺术学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政策与文化发展战略。

文章目录
·“国际化城市”的新时期探索
城中村与深圳的新型文化空间
  • (一)识别并绘制文化空间
  • (二)文化空间的设置和制度基础
文化治理与城中村创新改造
  • 1.区域竞争与文化空间
  • 2.身份政治与文化治理
  • 3.“传统价值观”的复兴与官方认可
商业网络中的文化新媒介
  • 1.姓氏协会
  • 2.同乡协会
发动文化治理,提升全球竞争力
  • 1.“山寨”:深圳的反主流文化
  • 2.盆菜:多样性亚文化是否已有主流化趋势
  • 3.客家:身份政治商业化
·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