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

作者:
罗佳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804.73 KB
报告字数:
24194字
所属图书: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心理疏导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形式也多样,而且不同领域的心理疏导在研究的具体指向和基本旨归上也存在差异。这既是由学科传统和解决问题的特性所导致,也是当前学科分化、细化的一种表现。研究思路和问题倾向的不同,使得同一个概念在实践中呈现不同的形式、特点和内容。在特定的学科范围内,为了研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需要根据学科属性确定特定概念的理论取向,即倾向于以何种态度、立场来确证该概念在本书中的特殊性,倾向于选择哪个方面、部分、要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倾向于以何种方式、手段来达成研究的目标。学科属性的差异,使得各领域中的心理疏导也呈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医学和心理学以个人取向为主展开,具体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是以集体取向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则是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统一,根据这一主导要求衍生出其他价值取向。对价值取向的论证与阐述,主要是为了从学理上对这一研究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以积极有效的作用适应于实践。

关键词:

社会取向人本取向关系取向文化取向

作者简介:

罗佳:法学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已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社会科学》《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文章目录
人本取向
  • (一)心理疏导坚持人本取向的依据
  • (二)心理疏导人本取向的具体要求
关系取向
  • (一)心理疏导坚持关系取向的重要意义
  • (二)心理疏导关系取向的层次结构
文化取向
  • (一)心理疏导坚持文化取向的可能性
  • (二)心理疏导文化取向的内容表现
社会取向
  • (一)心理疏导坚持社会取向的必要性
  • (二)心理疏导社会取向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