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的私有财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王筱涵 刘启春
出版日期:
2022年3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24 MB
报告字数:
12972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2期 总第28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私有财产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的批判,获取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把异化劳动作为阐明私有财产的关键环节,在私有财产的扬弃环节中推导出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超越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形成自身辩证法的过程。研究马克思的私有财产理论,把握私有财产及其矛盾运动,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私有财产问题,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财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共产主义私有财产国民经济学黑格尔

作者简介:

王筱涵:王筱涵,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启春:刘启春,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文章目录
批判中借鉴:马克思对私有财产问题的思考
  • (一)从法权角度批判黑格尔的私有财产理论
  • (二)从经济学哲学层面批判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理论
  • (三)批判黑格尔与国民经济学家在私有财产问题上的合谋
借鉴中建构: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生成
  • (一)在真正的人的和社会的财产关系中规定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
  • (二)从辩证的否定观出发理解私有财产的扬弃
  • (三)透过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揭示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反思与超越:在私有财产问题上对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的超越
·问题与启示: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