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康德对本体论证明的反驳

作者:
李扬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22292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 2022年卷(上)总第41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关注三个问题:康德反驳怎样的本体论证明?他如何反驳?面对质疑,他能否得到辩护?首先,康德反驳的本体论证明有普遍和具体之别,后者又分为笛卡儿派的和康德前批判时期的。整体来看,他的反驳不是基于单纯的逻辑分析,而是基于其认识论立场。其次,反驳可分为三层。第一,基于绝对必然存在者概念的三维分析,对本体论证明的普遍本质进行一般性反驳。第二,基于Sein双重意义的阐发,对笛卡儿派证明的前提“存有是一种实在性”进行反驳。一方面,康德对Sein不是实在谓词的阐明可重构为一个归谬论证,福吉和伍德等人对该论证的质疑,可分别从通盘规定原理和实存的认识论意义予以回应;另一方面,应从四个方面理解Sein的肯定意义。第三,基于对可能性和实存概念的精确规定,分别对笛卡儿派证明的第一个前提和结论进行反驳,这两种反驳对康德前批判时期的本体论证明同样有效。

关键词:

康德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实在谓词

作者简介:

李扬:李扬,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

文章目录
·辨析康德所反驳的本体论证明
针对本体论证明普遍本质的一般性反驳
  • 1.绝对必然的存在者概念是个没有对象的空虚概念
  • 2.取消绝对必然的存在者的存有不会产生任何矛盾
  • 3.承认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存有会导致矛盾
·Sein不是实在谓词的论证、质疑和回应
·Sein肯定意义的“四分说”
可能性和实存概念的精确规定及其之于反驳的作用
  • 1.康德在与概念的可能性相区分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可能性加以精确规定
  • 2.康德在与实在谓词相区分的基础上对作为逻辑谓词的实存加以精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