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实践论》绪论

作者:
蔡毅强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1.01 MB
报告字数:
28360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实践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古代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孔子倡导“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君子人格为价值取向而引领了儒家思想的发展;王阳明创建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近现代先进思想于一身的李大钊,道出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对当时青年的最好写照。汪鸾翔先生为清华大学校歌赋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些德与言都是对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宏愿的传承和弘扬。在中华民族面临倒悬之危之际,青年勇于扛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旗。一个浸润过“亢慕义斋”油墨香的政党在血与火淬炼的伟大征程中,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青年,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清醒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青春力量。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当代的中国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青春的赛道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引领青年、培养青年,使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青年

作者简介:

蔡毅强:法学博士,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福”文化工作专家库专家、福建省高校思政研究会智库成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强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报纸,《红旗文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资助计划1项;参与中央“马工程”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家社科基金专刊发表,入选中宣部理论局编《深度解读中国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中国梦研究成果汇编》。参与指导学生参加首届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均获得铜奖。

文章目录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相关概念阐释
  • (一)立德树人的渊源
  • (二)立德树人的思想要义
  • (三)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实践机制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重点解决的问题
  • (二)难点分析
  • (三)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