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四川省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实践探索——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安州管理总站为例

作者:
杨金鼎 李道春 蒋忠军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1.35 MB
报告字数:
18626字
所属图书:
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四川省是生态资源大省、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生态护林员作为生态系统最前沿、最基础、最坚实的一道屏障和基层保护力量,对于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安州管理总站通过采取多元举措系统推进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具体从生计上、组织上、能力上和意愿上“四位一体”推进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并以此为契机与机遇撬动和带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及社会资源等多元保护主体协同参与和融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教育连续性、“做中学”、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培养社区关系处理能力等经验,并就未来四川省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展望,建议建立健全高效透明的选拔和考评机制体系、建立长效且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构建多维度的能力建设机制、尝试渐进引入商业和公益力量等社会资源协同参与等。

关键词:

生态护林员大熊猫国家公园安州

作者简介:

杨金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

李道春: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绵阳市安州区管理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园保护与社区建设。

蒋忠军: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绵阳市安州区管理处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保护区监测巡护。

文章目录
生态护林员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
  • (一)生态护林员概念
  • (二)生态护林员特征
  • (三)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科层制等行政管理体制难以对流动性和分散性较高的生态护林员进行有效管理
  • (二)流动性和分散性较高的生态护林员难以适应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工作需要
  • (三)生态护林员队伍工作素质难以短期内适应国家公园基层工作的新规则和任务
  • (四)缺乏透明高效的选拔、考评和激励机制体系
四川省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现状
  • (一)生态护林员队伍人员规模
  • (二)四川省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大熊猫国家公园安州管理总站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大熊猫国家公园安州片区基本情况
  • (二)大熊猫国家公园安州管理总站生态护林员队伍状况介绍
  • (三)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探索和实践
  • (四)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经验
四川省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 (一)建立健全高效透明的选拔和考评机制体系
  • (二)建立长效且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 (三)构建多维度的能力建设机制
  • (四)尝试渐进引入商业和公益力量等社会资源协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