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社会生态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危险与保护因素研究
作者:
龚泽鹏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1.31 MB
报告字数:
29718字
所属图书:
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 2022年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5.128-154
罗兴佐
摘要: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分析校园欺凌的危险和保护因素,为设计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启示。基于社会生态理论,采用多水平Logistic模型开展分析。结果表明,遭受欺凌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家庭冲突、道德推脱,保护因素有父母依恋强、同学关系好、校园氛围好、市区/县城学校;实施欺凌的危险因素有男性、未与双亲生活、家庭冲突、道德推脱,保护因素有父母依恋强、同学关系好、感知社区安全、校园氛围好、市区/县城学校。这些因素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表明校园欺凌的防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根据上述因素,可以评估哪些学生是欺凌受害者/施暴者的脆弱群体。
关键词:
危险因素
校园欺凌
保护因素
社会生态理论
作者简介:
龚泽鹏: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政府治理。
相关报告
行政应急中科技公私合作的风险与收益治理
政府权责配置的清单化管理模式:功能、机制与路径
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协同机制创新——以C市N区为观察对象
构建三方共治的慈善治理模式——基于第三次分配的视角
中小学学生申诉机制研究——以S市为例
公共危机风险决策的治理成效与边界韧性研究
中国人工智能社会风险研究述评(2000~2022年)——基于Citespace V的可视化分析
走向实践的法理学: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6~2021年)转载论文的分析
文章目录
·
引言
理论框架与研究变量
(一)社会生态理论
(二)研究变量
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数据来源
(二)测量
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结果
(二)校园欺凌受害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三)校园欺凌施暴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