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温江区退苗还粮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作者:
郭晓鸣 卢瑛琪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18 MB
报告字数:
9353字
所属图书: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全面分析了温江区退苗还粮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并根据温江区退苗还粮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温江区高度重视构建花木腾退、粮食产业发展及花木产业转型三者之间同频共振的格局,在推进退苗过程中形成了坚持稳健策略、根据经营主体分类推进、强化退用结合和创建发展型补偿机制等经验启示。但温江进一步推进退苗还粮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本文提出应实施渐进式花木腾退实施路径,构建系统化花木腾退补偿机制,推行高品质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完善系统化粮食配套服务体系,健全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
关键词:

产业转型粮食安全花木产业退苗还粮

作者简介:

郭晓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1982年开始从事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投资、农村合作经济、农民负担、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等领域。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项,主持农业部、科技部和四川省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持世界银行、美国福特基金会、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会等国际合作课题3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和荣誉奖励60余项,其中,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第六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家》等公开发表研究成果400余篇,出版独著和合著学术著作20余部,荣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60多项。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四个一批”人才等。担任四川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中青年农村经济研究会理事长,以及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杰出创新人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20余份政策建议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60余份政策建议获四川省主要领导人肯定性批示。

卢瑛琪:卢瑛琪,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发展。

文章目录
温江区退苗还粮的主要探索
  • (一)坚持注重政策引导和增强市场驱动,推动存量花木有序腾退
  • (二)坚持注重补偿激励和增强示范引导,推动粮食产业的质量与规模双提升
  • (三)坚持注重强链补全和结构优化,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
温江区退苗还粮的主要经验
  • (一)退苗还粮多种风险并存,需要坚持稳健可行的实施策略
  • (二)不同经营主体在腾退意愿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别,必须选择分类推进的基本路径
  • (三)强化退用结合和创建发展型补偿机制,是加强粮食生产运营稳定度的关键所在
温江区推进退苗还粮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 (一)国家财政制约显著和大部分运营主体收入依赖大之间的冲突
  • (二)不同腾退补偿需求和相关激励政策不完善之间的冲突
  • (三)粮食产业获益水准不高和粮食种植引导激励缺乏之间的冲突
  • (四)粮食产业进一步完善和相应服务系统支持度不高之间的冲突
  • (五)花木产业全链式改革需求和优化驱动力不足之间的冲突
温江区进一步稳定推进退苗还粮的对策建议
  • (一)实施渐进式花木腾退实施路径
  • (二)构建系统化花木腾退补偿机制
  • (三)推行高品质粮食生产经营模式
  • (四)完善系统化粮食配套服务体系
  • (五)健全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