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党的生命与历史使命——现实与未来的话题

作者:
郭亚丁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大小:
979 KB
报告字数:
1304字
所属图书: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国家发展规律,做出了随着阶级、国家的消灭,政党也随之灭亡的科学论断。恩格斯在著名的《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最后的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这样。国家走向消灭,政党生命也即结束。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书中对恩格斯的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国家的消灭也就是民主的消灭,国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言下之意,政党既然是民主政治的工具,那么,政党最终也必然和国家一起走向消亡。国家和政党的消亡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人都不能阻挡这种趋势;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至少在人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种消亡不可能发生。但作为一个特定的政党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政党自身的行为表现等因素决定的。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国家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

郭亚丁: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政党与社会发展、政党比较、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党的领导要论》《政党差异性研究》《全球视野下的共产党》《党建热点新说》《党员学党建》等学术专著7部,主编或参与撰写《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等学术著作和教材12部。主持国家社科课题、省社科重大招标课题、中组部重点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1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政治学研究》《党建研究》等理论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一等奖三次,二等奖四次,连续多次获得浙江省委党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和“科研优秀奖”,荣获“浙江省委党校名师”称号。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