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传统法律文化在现代法制建设中的命运
作者:
沈国明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09 MB
报告字数:
6361字
所属图书: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1.162-169
李步云
刘海年
李林
刘瀚
摘要:
东西古今之争,是整个东亚文化圈的百年话题。中国法律的发展过程,是对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我们必须正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已经更多直接地表现为中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地表现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基本价值观念的变化与传统的矛盾。面对挑战,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法律文化,认真分析并摒弃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糟粕,当然在改革中,在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思想的同时,也不要排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出现代的思想来。
关键词:
法律思想
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法制建设
作者简介:
沈国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报告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并依赖法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体会
论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难点
精神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方略
论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表现和功能互补
创建法治型精神文明的几个法理问题
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辨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
关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问题
文章目录
·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法律文化
传统法律文化几个主要的消极因素
(一)缺乏民主精神
(二)法制观念淡薄
(三)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