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当代国际价值量的新变化

作者:
宋树理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1015.98 KB
报告字数:
2905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生产方式72503552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72503553发生诸多变化。这种变化若按照企业组织的演变进程划分,依次是19世纪英国的“所有者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的“管理资本主义”企业,72503554以及二战以后日本出现的“集体资本主义”企业。其中,“管理资本主义”企业顺应了19世纪末电力工业革命的需要,资本家通过与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工人等分享价值增值提高了企业生产率。“集体资本主义”企业则通过以终身雇佣制等劳动管理制度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工人潜能。伊藤诚(M.Itoh)认为,这使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不景气阶段,依然维持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1]孟捷进一步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和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恩格斯-希法亭-列宁的生产集中和垄断理论丧失了现实基础,资本主义进入了“后福特主义阶段”,即经济全球化的自由竞争阶段。[2]这导致跨国公司数量的急剧增加、世界市场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等国际经济新形势,进而极大地改变了19世纪以来以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据价值规律可以推论,全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会通过影响劳动投入量和劳动生产率来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实现和变化。
关键词:

世界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国际价值出口商品

作者简介:

宋树理: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受国家公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做访问学者。曾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第四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现任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常务理事,浙江省《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多项。在《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报》《海派经济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入选《世界经济年鉴》国际政治经济学最佳中文论文2篇、英译中论文2篇;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参编教材《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相关成果曾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1项,浙江省商务厅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当代国际价值量新变化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当代国际价值量新变化的特征
第三节 当代国际价值量新变化的成因
  • 世界劳动复杂水平的普遍提高
  • 国际垄断资本的积累
  • 国际生产技术的持久创新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广泛调整
·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