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全球化语境下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结合趋势

作者:
孙德明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大小:
810.01 KB
报告字数:
3057字
所属图书: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们处在一个兼具开放性、包容性与多元性的设计时代。随着苹果、索尼、IBM等品牌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些国外产品。在消费文化、精神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使用国外产品甚至还成为一种时尚、身份地位的象征。走在大街小巷,你不用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人们手中不是握着苹果手机就是索尼、诺基亚手机,这些舶来物如海浪般席卷了中国的大半个消费市场,导致国内产品一度销售困难。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并急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在不加思索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符号的使用已到了泛滥的地步,这似乎成为新一轮的时尚狂潮,脸谱、祥云、旗袍等传统形式符号随处可见。在此情况下,正确认识与把握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结合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而来的,是很深层次的东西,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与人们的心里,并不是我们随处可见的表面形式符号。我们要做的是挖掘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美学观念,并将其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构建出一条民族化、时代化、特色化的中国特色的道路。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该结合设计的时代创新精神,做到传统与当代结合、东方与西方结合、技术与艺术结合,并在融合中创新、开拓,即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传统文化形式与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全球化语境当代设计

作者简介:

孙德明:汉族,1964年生,198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现任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室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逸仙艺苑副理事长、福建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泉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政协特聘画家。任现职以来,曾多次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数十幅作品发表于各类专业期刊,设计、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已出版著作《产品形态设计》《擎天艺术——福建·台湾水墨画》。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第二节 传统文化形式与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